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艺视点
20年后再见池莉
2014-10-08 17:20:42  来源:文艺社  作者:汪修荣
分享到:

 我与池莉的相识,始于《池莉文集》。说起来,池莉算是我的师姐。

池莉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是与她对作品的精心构思、反复揣摩分不开的。在写作《太阳出世》时,在写主人公结婚时用什么交通工具过江时,她就先后设想了十多种方式,最后选择了最有武汉味的坐麻的过江。池莉的严谨于斯可见。

池莉的小说的生命力,来自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其人物常常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有一年,我们到长沙签名售书,一名年轻女士找到池莉,说她就是《来来往往》中的林珠,池莉写的就是她,一定要请池莉吃饭。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由此可见池莉作品的魅力。

合作久了,就成了朋友。除了作品,池莉谈得最多的自然是女儿亦池。对她来说,女儿才是她这辈子最好最满意的一部作品。还在小学时,一天女儿突然提出要一间自己的房间,在那个居不易的年代,换了谁也不会把一个孩子的话当真,可池莉却为此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奔波,分房换房,先后三次搬迁,其间的烦恼一点也不亚于《烦恼人生》。她甚至专门为女儿写了一本书《怎么爱你也不够》,她深情地说:“对于我来说,能够送给我女儿的,永远玩不坏的礼物,那就是这本书了。我想,这本书将是我唯一写自己经历的书,是我唯一与人坦诚相见的书。……希望我的经历能够为我女儿提供一些有用的人生经验。”这本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后,风行一时,受到无数家长喜爱。

在长期的合作中,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池莉是那种少有的善解人意的作家。每次去武汉,都特意请我去她认为最好的饭店,点最健康的菜肴,比如深海的鱼和没有污染的蔬菜。叮嘱我现在污染严重,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还传授我饮食和健康之道。她自己平时很注重保健,除了吃有机和健康饮食,每天坚持在江边大道上慢跑一个多小时,风雨无阻。即使到了美国,也坚持不懈。有次,她在电话中自豪地对我说,虽然年过半百,身体状况仍非常好,甚至没有一丝白发,令很多女性羡慕不已。听说我也热爱运动,她非常高兴,还特地传授我运动之道。这两年雾霾严重,谈雾色变,一次,她特地打电话郑重其事地告诉我,最近不要外出锻炼,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非要出门,一定要戴上防雾口罩。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这些年中,我们先后合作出版了十多种图书,江苏文艺社也是国内出版池莉作品最多的出版社。由于平时彼此工作忙,联系也并不多,只在节假日时互通短信问候,有时甚至几年也难得见上一面,但池莉对江苏文艺却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信任。去年冬天,她打来电话,说她想做一本真正代表自己汉味的小说,虽然有几家社表示了强烈的兴趣,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交给江苏文艺交给老朋友最为放心。

作为编辑和出版社,得到作家的信任是最令人欣慰的一件事,也是我们的光荣。为了完成池莉的这个心愿,经过慎重思考,社里决定把这个重任交给年轻的酷蜗牛团队。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打磨,经过与池莉无数次的沟通,一本带着浓浓汉味的《汉口情景》出来了,精美,典雅,大方,风格独特,池莉对此非常满意,甚至开玩笑地给这本书的设计打出了一百二十分最高分,总算把池莉心中的汉口“很华丽很精致地保留下来了”。

 (责任编辑:陈俊池)

分享到:
首页  |  关于我们  |  投稿声明  |  版权经纪  |  联系我们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165号凤凰广场C座   邮编: 210009   商务合作:025-83300079   个人投稿:025-83280268  
ICP备案号:苏ICP备08111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