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艺视点
麦家:读书是回家的路
————致江苏文艺出版社的读者
2014-06-14 18:31:01  来源:文艺社  作者:蔡晓妮
分享到:

 

麦家的祝福

读书不是向外的利器,而是回家的路。一个人对文字有了亲近感,心灵就踏上了返乡的路。——致江苏文艺出版社的读者


 


 

文学需要天赋,写作是个苦力活

——与麦家老师的一次访谈

▌作者:蔡晓妮

见到麦老师的第一印象是和作品中感受到的麦老师一样,语速不快,但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谨言慎行,很多话还很幽默实在。麦老师说自己不善言辞,这个并不准确,绝对是自谦了,麦老师对言语的把控和总结能力超过了很多演说家,但是并非是言语的感染力和煽动性,而是真实平静的一种表述。


 

我觉得真实才是交谈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传递力量,和麦老师这样的作家交谈能感受到真实与真诚,这一点很不容易,现代社会里讲真话的人不多,即使有一些公知的话语中有哗众取宠的独到性和独立性以及真实性,但是你总觉得那是经过了精心的粉饰,和真正的无虚伪无造作的真实不同。在麦老师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这种真实不虚伪的平静与平和,这一点和周有光老师有点象。


 

周有光老师也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和他交谈的时候他谈起过往,也是平和的好像在说别人,没有端着以自己为荣的矫情和自傲。象说别人一样的说自己,并无任何的敝帚自珍的感觉,不是对别人看的很透,而是对自己看的更透,对自己的弱点缺点不讳言,这一点没有一定的智慧做不到。但是周有光老师已经年过百岁,有这样的境界很正常。老去淡生涯,于名于利自然多些不同于常人的豁达与洒脱。麦老师也如此,颇有“芒鞋不踏利名场”的气度,一心只与书为伴,构筑理想的读书环境与氛围,从这一点来说又有一点堂吉诃德式的英雄主义。

 

 

在交谈中,麦老师反复提到童年对自己的影响,他说:“人家说我的主人公在我的笔下不是死了就是疯了,确实是有这个问题,我的写作一直是被一种悲观主义的东西所控制,甚至已经到了一种不乏自我重复的嫌疑,每个作品,每个人物,在我的笔下最后都没有善终,这肯定跟我的内心有关系。人家说一个作家你怎么样藏都藏不起来的,它的内心总是会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作品里面出现,我觉得我内心那种悲观的东西,在我的作品里面,不管是小说还是短文章里面都可以体现出来。所以我经常说,一个人可以跟好多东西告别,但是他无法跟自己的童年告别,也无法和自己的内心告别。尤其是一个作家,当他面对电脑,当他开始写作的时候,肯定他的内心就打开了。”


 

他说:“那我内心的底色肯定是一个灰色的,我一直跟你这样说,我内心的底色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的,比较沉重,比较忧伤,比较悲观。这个也和我的童年有关系。你可能也看过相关的资料,我小时候的家庭确实是被整个社会抛弃的家庭,因为你们年轻可能无法体会得到,我估计要70年代的人也许还能体会得到。就是那个年代属于政治挂帅的时代,我们那个家庭就是政治地位特别低下,而我的童年,刚刚和社会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家是政治地位最低下的时候。如果我要是成年了,你本身有能力和这个社会去抗拒,我根本没有能力。4、5岁,刚刚懵懂懂事,6、7岁刚刚和同伴去打交道的时候,你就被人欺负,被人歧视。这种东西它就成了我的一种生命的底色。你别看我现在好像有些名气,其实你真正跟我打交道,我的内心其实很悲观,在外人面前实际上也是挺羞涩的一个人。你说今天晚上见到老朋友,我也就这种状态,完全打肿脸来充胖子,就在这应酬。其实我是很不擅长应酬的,就是跟我的童年有关系。”

童年时代并不顺利的生活经历造就了麦家老师沉默寡言的性格,虽然我们并没有看出来,但是熟悉麦老师的朋友还是认可了这个说法。麦老师关于童年说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那个时代正好和我的童年相遇,我觉得不该被人欺负、被人歧视的时候,被人歧视、被人欺负了,所以我一直对人群有一种畏惧感。我觉得童年是一个人的尾巴,你想剪都剪不掉的,不要以为你今天好像强大了、功成名就了,但是改变不了。什么叫童年,童年就是一块水泥地,任何一个人按一个手印它一辈子不会消失。”


 

也许是童年的这一段经历,为麦老师的小说家生涯埋下了伏笔。海明威也说童年不幸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作家。麦老师也反复的提到小说家的天分问题,我感觉这和天分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写小说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所以他们才会对童年的生活有比较深切的感悟以至难忘,在自己的作品中有寻找的线索。当然也不是所有童年悲惨的人都能成为作家,也不是所有童年幸福的人就一定不能成为作家,一切还是和天分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成功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感受,就好比上帝抓住了他们的手,用他们的手来转化成感化世人的文字。


 

所有的模仿可能都不可以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模仿只是最粗浅的行为,是一种技能,可能有人能够通过模仿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技巧的再高明与精细都弥补不了天赋的缺陷,这一点真没办法,所以小说家是模仿不起来的。写东西无法硬写,硬写出来的东西只能练练笔,折磨自己也折磨看的人,并不是好文字。麦家的所有作品都没有这个问题,一切的一切应该都是表达的需要,当你内心有话要说,而且并不是大众的人云亦云,那么你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流畅的自然的真实的感情的表达,也更能接近人性本身。


 

麦家还经常提到:“文学让人的心灵更柔软”。那么这就属于文学的功用问题。文学其实是具备矫正人性,改善人心的作用的。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艺术种类的地方,音乐舞蹈绘画给人以美的感受,能够感动人,让人愉悦或者平静。他们的表达是艺术家自身情绪与爱恨的表达。很多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情绪来达到一定的表现和宣泄,是自身审美的一种释放。而文学的不同是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在创作之初就已经在表达善了,即使是一个悲观主义的作家在表达中一定有善和正义的认同和归属感,这是文学家天生所具备的使命感,但这种使命感不是特别有意为之的,而是融入作品血液。画家音乐家可以表达情绪的灰色,可以仅仅只是表达而已。但是文学家在表达自身情绪灰色的时候还必须有使命感,就是如何要让这些读者,假如有读者的话,如何从情绪的灰色中走出来,那怕最后走不出来,那也是一种经过努力的探索。


 

向善和正义是每一个文学家不可避免的殊途同归。


 

麦家老师对文学具备的使命感,体现在很多方面,除了理想谷的公益书店综合体,每年为爱好文学的青年提供资助。建立了文学写作营模式,由麦家老师亲自选拔并邀请几位“理想谷客居创作人”,免费在理想谷进行两个月的客居自由创作。这一点非常的难得,让这些选拔出来的文学青年能在理想的环境静心写作,并不时的给予指点和交流,但是并无特别刻意的规定要完成的文学作品,这充分体现了对写作者和文学的尊重和热爱。还有一点春秋时代孟尝君的精神。

写作是个苦力活,麦老师说的更彻底,说写作是女人的毁容药,同行的记者大呼:一直以为编辑记者等文字工作者已经够毁容的了,原来写作更厉害。还好男作家没这个问题,不怕熬夜辛苦。


 

麦老师对写作之苦感受最深,光《解密》就写了11年,所以他对解密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每一个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你要说偏爱哪个孩子,这个话有时候是不太好说的。但是从情感上来说我肯定特别偏向于《解密》,因为这个小说等于说是我从无名到有名的一个台阶,它又陪伴我11年。等于我整个青春都是它陪伴着度过的。”


 

麦家在11年中写了一百多万字的《解密》,但经过无数次的删改,最终成为了现在的二十万字的《解密》。我想那些删改的文字中也是字字珠玑,对自己要求极高的麦老师,秉承了理工科的一丝不苟,还好那些文字没有全部消失,有一部分经过了改写成为了《暗算》。所以《解密》的伟大就在于它的环环相扣并孕育了另一伟大作品。所以好的作品一定是天赋和勤力的结果。

(作者:蔡晓妮,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麦家最新中短篇小说集:

▌《黑记》

定价:28.00

该书包含《黑记 》、《我的阿加蒂斯》、《天外之音》、《私人笔记本》、《陆小依》、《我们没离婚》等,表达了生活在非世俗环境中的人物的日常命运。作者在捕捉与逃逸的游戏中把握世情的转换,其老练的笔法将人生的虚无做了更广泛的阐发。


 

▌《纸飞机》

定价:28.00

该书包含《陈华南笔记本》、《纸飞机》、《汉泉耶稣》、《三朵玫瑰》、《成长》、《胡琴》等。作者对人性内容和生活气息的重叠进行了戏剧性的叙述,善与恶的因果不再,乃至颠倒混乱,惟其如此,人物的毁灭才显得那样突兀,那样不可预料,才更感痛心和无奈。


 

▌《从军记》

定价:28.00

该书包含《听风者》、《第二种败》、《既爱情又凄惨》、《出了毛病》、《农村兵马三》、《王军从军记》等,将命运的偶然与必然做了深度阐发,充满对底层人物和弱势群体的同情,重建人生的精神信仰空间。作者在善与恶的对诀中发掘更宽阔深厚的含义。


 

▌《密码》

定价:28.00

该书包含《密码》、《让蒙面人说话》、《四面楚歌》、《寻找先生》、《一生世》、《一件小事》等。作者在残酷的故事中突出诗性的、人性的、命运的层次感,不是单一的叙事,不是模式化的英雄主义。而是运用各种客观的知识和科学的推理使故事更严密,把一个个才绝超群的天才的悲剧表现的淋漓尽致。


 

麦家: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现任浙江省作协主席,被誉为 “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 1964年出生于浙江富阳,1981年从军,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


 

麦家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电视剧《暗算》《风语》《刀尖上行走》(编剧),电影《风声》《听风者》等。作品多次获奖: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获第六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大陆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Kindle电子书精品推荐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Kindle电子书精品之历史人文系列:

▌《亲历画坛八十年:石谷风口述历史》

口述:石谷风

编者:鲍义来, 王恽忠


 

▌《徽钦二帝》

作者:李之亮


 

▌《大美昆曲》

作者:杨守松


 

▌《大运河传》

作者:夏坚勇


 

▌《湮没的辉煌》

作者:夏坚勇


 

▌《西南角:民国文人抗战年月的那些事》

作者:张维


 

▌《寻梦九百年:解读一座湖的前世今生》

作者:吴光辉


 

▌《血色浪漫:中国维和警察迟黎伟战地纪事》

作者:迟黎伟


 

▌《嵌入文明:中国自由主义之省思》

作者:秋风


 

▌《文化虫洞:朱大可语录》

作者:朱大可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作者:熊逸


▌《李娜微讲堂》

作者:李娜


 

▌《缘动力》

作者:丁捷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Kindle电子书精品之小说休闲系列:

 

▌《依偎》

作者:丁捷


 

▌《如花如玉》

作者:丁捷


 

▌《现代诱惑症》

作者:丁捷


 

▌《诗人万岁》

作者:刘富士


 

▌《冈底斯遗书》

作者:陈庆港


 

▌《群芳:五个灵魂与香水一样迷人的中国女子》

作者:罗望子


 

▌《掩面》

作者:吕新


 

▌《淘金地》

作者: 欧阳昱


 

▌《风中的白莲:仓央嘉措的前世今生》

作者:白玛僧格


 

▌《既然已经走了这么远》

作者:张佳玮


 

▌《约定》

作者:丁捷(责任编辑:陈琪荣)

分享到:
首页  |  关于我们  |  投稿声明  |  版权经纪  |  联系我们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165号凤凰广场C座   邮编: 210009   商务合作:025-83300079   个人投稿:025-83280268  
ICP备案号:苏ICP备08111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