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艺视点
写悬疑,是个更有智商的活儿
2014-02-07 09:28:04  来源:文艺社  作者:何袜皮
分享到:

 

□人类学这个学科的学习对于你的创作来说,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首先是接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比学习其他专业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你会发现不管何种年代何种地域,人性都有很大的共通性,比如嫉妒、占有欲、欲望等等。所以《1294》虽然放在民国背景下,但故事其实放在当代也是成立的,因为我想追求背景的距离感和人性的接近感。

 

□但选择民国和旧上海作为故事的背景,还是有特别的用意吧?

■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在美国读书认识了一对80多岁的华人夫妇,他们的家族曾经是国民党高官,在1948年坐轮船到美国。我对他们讲述的年轻时居住的上海特别感兴趣,我笔下的人物是和他们的年纪一样的,假设他们活到今天,就是80多岁。另外,我觉得民国的背景既华丽又暧昧,既有世界末日感又有重生感,很有意思。

 

□对很多女性作家来说,通常情爱或都市是写作主题,为什么你要用悬疑作为小说的主要元素?

■我对这个题材更熟悉,也喜欢,我读过很多侦探小说,喜欢雷蒙·钱德勒,还有东野圭吾和连成三纪彦。我享受设置一个谜团,再破解的过程,记得大学100分的逻辑课我拿了98分。还有,我感觉写悬疑,是个更有智商的活儿。

 

□除了设置悬念的能力之外,什么是最重要的?

■悬念第一,因为能吸引人读下去,但到底如何评价这本书,是要在读者读完后才能做出的。很多作者不具备圆悬念的能力,我很不喜欢用外星人、鬼啊、神秘力量等逻辑之外的解释,突然就把悬疑搪塞过去了。所以除了悬念,要有很强的逻辑性,不仅是情节的逻辑,还有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动机的合理性等等。

 

□你笔下的女性形象非常鲜明,尤其是描述那些女性因对情和爱欲求不足而起的杀机。你是否会太爱或恨其中的某人而改掉结局?我认为《1294》的结局太仓促,结尾在破案后又设置了一个悬念,很多线都没有展开。

■《1294》当时的打算是要用三本书一个系列来讲完一整个故事,所以单看一部,有些人物可能展开不够,因为他们出场的机会不多。后两部已经确定写什么了,每一部都有一桩独立的案子要破。下一部是两个女大学生一起参加上海小姐选美,以其中一人失踪/另一人被调查开始……《1294》结尾设置的萧梦之死会一直贯穿这三部,到最后才揭开谜底。(责任编辑:张雯)

 

分享到:
首页  |  关于我们  |  投稿声明  |  版权经纪  |  联系我们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165号凤凰广场C座   邮编: 210009   商务合作:025-83300079   个人投稿:025-83280268  
ICP备案号:苏ICP备08111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