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观察
读书就像做人
2014-05-20 18:07:45  来源:城市画报  作者:王宇
分享到: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辞职了。他说,辞职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单位的人大多未婚、晚婚、离婚。这是我听过得最奇葩的一个辞职理由了。不过,听他道出个中原委,也不无道理。他说,不想结婚的这种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在那里待时间长了,恐怕自己也就不想结婚了。

 

        还真是这样!就像金融圈高管的私生活普遍异于常人,官员们的大脑里欲望与恐惧交织得也复杂一些,媒体圈的大多是大龄未婚女青年,而学者们的调调也是普遍愤世嫉俗。

 

        都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我倒是觉得,其实人大多都是一样的,谁的心中没有欲念,谁的心中又能没有正义之感?只不过,跟谁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被(把)彼此心中相似的价值观给激荡出来了。

 

        不是还有人说,身边胖子朋友多了,自己也会变胖么。当身边的人对什么习以为常的时候,自己便也对它习以为常。做人做事,多半如此。

 

        记得好些年前,我大学时曾参加的社团,要出一本册子,让我们这些毕了业的老队员给年轻的同学们写点什么。全文我到也记不得,但我当时写的那篇,中心思想就是,团队让我觉得最感动的是:仰慕着牛人们,我加入团队;然后自己努力成为牛人;别人又仰慕着我,加入团队。我想,这便是一个团队可以传承下去的精神吧。

 

        我们的团队几乎每年在纽约拿奖。我猜,如果哪一届的学生拿不了奖,恐怕下一届的活动经费就会锐减吧。但是,拿奖,更多的只是团队精神的应然结果。大家之所以全身心地拥抱团队,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想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团队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

 

        所以,它并不是一种精英文化的体验,而是制度性地保障了每一个人心中的精英主义情结。其实,大学理应如此。不过,大家千万别把我说的精英,简单地理解为权贵,或是颐指气使。更多的是指,品格贵重、思想独立,对知识敬重且开拓,对社会担当且包容。

 

        回想我的大学时代,着实,我是拉低了它的品格,甚至还祸害了我的一个小朋友。他从沪江某知名中学毕业,后因化学竞赛被保送去某排名前五甲的大学。但读书不足三月,他便惊呼,人文精神竟不若其高中,遂即愤而辞校,远走美帝。想必,定是我这样的劣币,驱逐了他这样的良币。

 

        似乎我在大学,除了头疼数学,就是在玩社团,从足协到合唱团到模拟联合国,四处跨界,就是没读书。不过,德国人倒是把跨界,用英文叫做multi-disciplinary,直译回中文,就是跨学科。其实,康德自己早年的学术生涯就是教物理,边沁在牛津读书的时候还修天文学。

 

        如若不然,恐怕康德也写不出,论证道德科学与物理科学的认识论区别的《纯粹理性批判》;边沁也不会提出,社会对于个人行为约束的“全景式监狱”特征。想想也是,如果他们没学过数学,还怎么有底气去探讨牛顿的自然哲学呢?

 

         所以,人文精神,可不是什么被庸俗化的文青调调。所以,大家也别为自己能拽两句哲学家的话,或社会学的理论,就在那里沾沾自喜了。

 

        如果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得以开蒙,或许也不会对数学有那么大的抵触心理。等我读到研究生的时候,才稍微对得起大学这两个字。就像我的那位庄博士说的,每天不吃一斤书,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读书,可不是为了去掌握可以兜售、炫耀、谋生的知识,而是获得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只是往往,我们曲了教授们的意,执了读书的果。

 

        毕竟我们还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初期,抵抗不住各种层次的享乐的诱惑。而知识二字,也在这么一种互联网初期文化下,被滥用、被廉价、被消费。我们的这种曲意和执果,便成了商业迎合的靶子。或许长远,这是一种糟粕,只是在短期成为财富积累的手段。

 

        幸而,看到身边的教授先生们,开始给学生建起读书会,用肉体去抵抗系统性的堕落,让我好生喜欢。

文 | 王宇(《财经》杂志国际记者)  (责任编辑:陈琪荣)

 

分享到:
首页  |  关于我们  |  投稿声明  |  版权经纪  |  联系我们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165号凤凰广场C座   邮编: 210009   商务合作:025-83300079   个人投稿:025-83280268  
ICP备案号:苏ICP备08111047号-1